沈鳳飛董事長鞭策青年員工:讓艱苦奮斗成為企業發展的精神動力!
每個禮拜一早上八點,在華成國際發展大廈的會議室里,董事長沈鳳飛總會召集集團管理層開例會,這是多年不變的老傳統。每次例會,不同于其他企業掌舵人長篇闊論的頤指氣使,沈鳳飛董事長總是以大家長的姿態,循循善誘地向大家灌輸他的經營理念和做人原則,而這位大家長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吃苦精神”。
是的,從蕭山所前建筑隊的一名土建瓦工學徒開始,四十余年來,“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艱苦奮斗”的意志就如他的左膀右臂,一路伴隨著他開創輝煌的創業征程。也正是這骨子里的“螞蝗精神”才成就了他的商業帝國,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數萬名華成員工。每一位華成人無不是將自身的價值體現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兢兢業業為華成鑄就百年名企之夢而不懈努力著。沈鳳飛董事長也不止一次地在媒體采訪時提到,他要讓艱苦創業的工作精神代代相傳。在他的理念中,首先是“工作”:“我希望把華成鑄就成一個百年企業。我這一生干40年,交給兒子;兒子再干40年,交給兒子的兒子;兒子的兒子再干40年……”當然,沈鳳飛的拼命工作絕不是只為滿足自己的物質生活欲望,艱苦慣了的他沒有特別的生活需求。喜歡穿布鞋,吃雪菜蒸筍,坐經濟艙;不喝酒,不抽煙;不送禮,不行賄。“搞經營23年,從來沒有送過一分錢。”——這種艱苦創業、正直做人的精神,沈鳳飛要求兒子一定要繼承:“一旦養成奢侈之風,金山銀山都會倒掉。”
然而,在當下80、90后已成為企業中流砥柱的時代,許多青年人認為“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已離我們遠去,對這種老生常談的口號不以為然。其實,“吃苦精神”并不是過時老掉牙的宣傳口號。在今年7月24日召開的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二屆委員會全體會議、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六次代表大會上,我們的習大大對當代青年提出了以下寄語:
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前進要奮力,干事要努力。
習近平要求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勤奮刻苦學習,創業創新創優,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錘煉高尚品格,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青春力量。青聯和學聯要認真貫徹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指引的方向,把廣大青年和青年學生團結好、帶領好、服務好,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艱苦奮斗是我黨、我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中國的優良傳統,也是企業需要并且必須長期發揚的一種精神;而現代化管理是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科學決策、實行有效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方法和惟一的根本途徑。因此,艱苦奮斗與現代化管理是企業管理與發展過程中兩種必不可少的、應該實事求是發揚和運用的寶貴經驗和科學方法,它們兩者共處于企業管理系統中,并有著緊密的聯系。艱苦奮斗仍舊是現代企業永續發展的精神動力。
還記得2006年,沈鳳飛董事長由于過于勞累,臉部中風,有面癱跡象,進入杭州邵逸夫醫院理療。醫生建議他休息。他說:人生即便能活100年,也才三萬六千五百天。我已活了50年,未來還有多少年不知道,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還要睡覺。我不能休息,每天中午我來醫院理療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作為歷經幾十年風雨的企業掌舵人,仍就迎風奮戰在企業經營工作的第一線,試問我們廣大華成的青年員工有什么理由不將這種艱苦奮斗精神貫徹到底?作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們,更應該強化思想建設,養成艱苦奮斗的高昂士氣;強化班子建設,培養艱苦奮斗的堅強銳氣 ;強化隊伍建設,匯聚艱苦奮斗的強大人氣 ;強化作風建設,保持艱苦奮斗的浩然正氣 ;強化文化建設,增強艱苦奮斗的厚重底氣 。
總之,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產生企業發展的動力;作為一種作風,形成干事創業的環境。無論在前進的征途中會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全體華成人自覺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用艱苦奮斗砥礪意志,規范行為,鼓舞精神,養成高昂士氣,形成堅強銳氣,匯聚強大人氣,保持浩然正氣,就會增強企業發展的厚重底氣,戰勝各種困難,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