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背后的執著
TIME:2018-08-20
“華成少帥” 、“高富帥”、“極具商業天賦”,這些是朋友給他貼的標簽。
“值得效忠的人”、 “有為青年”、“責任感”、“完美主義者”,這些是同事對他的評價。
沈波,80后,帥氣陽光,海歸,管理專業碩士,全國民企500強華成集團的少東家。這些詞匯堆積在一起,足以讓人產生豐富聯想。很多人說沈波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也有很多人會將他與“富二代”聯系在一起,但接觸過他,或者與他共事過的人,無不感嘆他的人格魅力。
在沈波的身上,沒有80后的浮躁,而是足夠平和與淡定;沒有“富二代”的優越感,而是足夠謙虛,并且不斷給自己設定更高的標準;沒有安于現狀,而是對事業鍥而不舍的追求,對員工、對企業、對社會的高度負責。
他很喜歡董事長送給他的一句話,“毛主席說過,這個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 但是,歸根結底,是你的。”
沈波說,我不是“富二代” ,我是“創二代”。
2012年初,房地產行業進入“寒冬”,沈波主動請纓,擔任華成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華成各房產項目的銷售及開發工作。經過調整后的房產公司目前正在穩步推進各項計劃,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
華成集團這位年輕的接班人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讓我們通過本期《高端訪談》欄目走近他、了解他。
記者(以下簡稱“本報”):沈總您好,剛得知浙江華成控股集團再一次入圍全國名企500強,全國服務業500強,首先向您表示祝賀。您能簡單介紹下華成集團嗎?
沈總:謝謝。事實上華成集團從2001年開始就每年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華成集團到目前已經有40余年發展歷程了,形成了以房地產、建筑、市場物流、高科技材料和金融資本五大板塊,目前擁有十二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我所帶領的房產公司,就是眾多子公司中的三家。
本報:沈總,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到現在,影響已一目了然。您對商務寫字樓、市場、住房這三塊房地產市場的后續走勢,如何看待?
沈波副總裁(以下簡稱“沈總”):資源稀缺,是銷售中最大的支持。李嘉誠說過,房產開發,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華成在售和預售的項目中,寫字樓有華成國際發展大廈和華成科技廣場,華成國際發展大廈位于錢江新城,離市民中心僅幾步之遙,門前就是錢江新城主干道富春路,裙樓保證了1-5層的寬闊單層面積,僅此兩點在目前的錢江新城僅此一處。華成科技廣場位于蕭山區金城路,也是蕭山市中心的金融區,坐北朝南,獨領風騷。
市場有浙江世紀建材裝飾市場,浙江世紀建材裝飾有限公司的地理位置非常靠近市中心,蕭山市區業主挑選建材的首選一直是這里。
住宅最典型的是天地墅園和錢塘藝墅,我們的定位是中高端客戶。天地墅園是蕭山城區唯一“純”排屋別墅項目,獨創國內城市聯體別墅“平地造坡”先例,改變了原有單調的地勢地貌,顯得十分有創意十足,也有很好的視覺效果。這個樓盤的設計主要考慮了所前鎮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風情,以及現代都市人對寧靜的需求。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是越來越高的。
錢塘藝墅是現在唯一一塊可開發的南宋皇城遺址,地處西湖入水口,“前江后山”,在2007年被華成收入囊中時是當時的“地王”。
以上我提到的幾個樓盤的共同特點就是資源稀缺。
你可能也聽到了這樣一條新聞:杭州的公辦小學從今年起取消擇校,某些名校周邊的“學區房”也就馬上成為香餑餑,短短幾天就暴漲30%。充分說明資源稀缺就是市場,地段決定一切,基本上我們華成的項目都有這個特點,客戶評價說“華成的項目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我們也非常愿意和對我們的項目有深入了解的客戶達成意向。
本報:我們都知道,每一個項目不僅僅是一個建筑體,而是承載了思想的。您是如何理解建筑的?
沈總:你說得很好,建筑是有思想的。我很喜歡著名建筑師貝聿銘說過過的一句話:建筑是有生命的,它雖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蘊含著人文思想。建筑不僅僅只是鋼筋混凝土,更是對那個時代生活的表達,是時代文化和品味的表現。每一個建筑細節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一個小小的細節變化,改變的是一個時代人的生活。
舉個例子吧,像天地墅園的設計,就是一種“外動內靜,隱居都市”的建筑思想和建筑格局。它通過平地造坡,實現人車分離,將喧鬧的都市聲音阻擋在外,居住著可以盡情享受寧靜生活。
本報:您和董事長——華成的創業者和華成的接班人之間,有沒有意見相左的時候?
沈總:你看,作為創二代,80后,有夢想,想做事。如果想簽,那么一季度我的銷售沖刺目標應該已經可以過半了。好幾次最后時刻,董事長踩了剎車。開始我并不理解,甚至有抵觸,但是更多的溝通和耐心的分析,教會我更多的是統籌、全面。我明白,我們的資本是年輕,同時缺點也是年輕。畢竟閱歷靠的是積累,這一點現在我深有體會。董事長跟我說過,“你這個年紀就是應該往前沖的,過了,我就在后面拉你一把。”他還鼓勵我:“毛主席說過,這個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 但是,歸根結底,是你的。”而我,給自己總結,“決策慢一點,想得多一點。”
本報:您是今天年初接受華成房產的,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您燒了嗎?
沈總:“燒火”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內部管理。華成是全國民營企業500強,這個“強”可能更多的是外顯的方面,對中國的民營企業而言,我們要多多借鑒外國、外資、合資企業精良的內部管理。我曾經在浙商交流中,聽過這樣一個段子:“我們的員工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去做;或者干了,效果卻不好;不知道做了對自己對公司有什么好處;最糟糕的是他們知道就算干不好,對自己也沒有什么壞處。”這是執行力差的表現,我愿意承認在我分管的房產板塊,或多或少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我自然想“燒火”,想變革。對企業來說,組織結構變革有三種方式:改良式、計劃式和爆破式,力量是逐步遞增的關系。我更愿意先用改良式,給彼此一個機會;等我對房產板塊了解更深入、掌握更專業時,我會嘗試計劃式;爆破式,那是摧枯拉朽的一招,我想以華成的穩健發展策略,不會需要用到。
本報:那么在您的“改良”中,您對員工最看重的素質是什么?
沈波:華成的用人文化有一條是“有德有才,大膽聘用”,化解成我最看重的就兩點:前提是品德要好,第二是人聰明點,執行力好一點。比爾蓋茨有句話,找一群聰明人來為你工作,讓他們自己想該做什么。
本報:之前有媒體在對董事長的采訪中,問到“邊界”,董事長說兩百億是他的邊界。那么您呢?
沈總:董事長說兩百億是他的邊界,我分析原因有兩個。一是這個數字是在華成現有資產數據上的目標,二是他的年齡讓他推出了這個的數字。所以如果照此兩點來推算我的邊界,我想還無法推算,你說是不是?
一個多小時的訪問中,沈波副總裁對爛熟于心的業務侃侃而談,對不甚了解的知識坦然面對,對內部管理的剖析一針見血,對自身目前的定位和成長的方向清晰明朗。他的確是一個低調而謙和的人,但隱約中透露出對事業的執著與霸氣。或許時間帶給別人的僅僅是歲月的流逝,但帶著這個年輕人的將是一場華麗的蛻變。